故事集

原本每個月都來恩友中心領取愛心物資的阿姨。將近七十歲了,獨居在中都路上。那日她來,發覺憔悴了許多,嘴角有些歪斜,一邊的手腳變得不靈活了。原來前陣子剛中風。

阿吉原本是位富家子弟,過著富裕無憂的生活,但父親經商失敗後自殺,使他內心承受極大創傷,最後成為一個遊走街頭嘴巴念念有詞的街友,長髮披肩,從不洗頭........

61歲那年,陳仔認識了一個女人,兩人歡歡喜喜地去辦公證結婚。 原以為終於不用再隻身一人,有人陪他度過晚年。 不料美夢很快破碎。他沒多久中風住院,出院後老婆竟翻臉不認人,直接將他丟在恩友中心門口,讓他差一點成為街友......
三年以來,我們對他傷透了腦筋。 他幾乎都在台南恩友用餐,其餘的時候,在某個廟宇行乞為生。為了要博取同情,他刻意把自己弄得很髒,衣服是長期汗水造成的油漬.也不愛洗澡。他總是說,不這樣討不到錢。 因為不洗澡造成的異味,讓會堂裡常常溢漫著酸臭味 .......
他出生在台北的艋舺。 他說他當過捆工,幹過工地粗工。還當過跑龍套的臨時演員。曾經是流氓,也當過無賴。長時間沉迷網咖。然後患有糖尿病。 他說原本已經看透人生,準備等死了..... 一路從台北向南漂浪,最後停歇在東豐地下道 ......

恩友月刊

恩友 2020年 3月報 耶穌是我們的好朋友,扶持陪伴我們 現年65歲的阿賜伯,因到處打零工而流浪到新竹,原是住在荒廢市場的二樓,工作也時有時無的, 平日會到恩友中心聚會用餐。
2016年 7月報 金獅伯比以前開朗許多,雖然聽不清楚、看不清楚,但他卻很喜歡和人進行簡單的招呼 常常天還沒亮就在床上輾轉反側,起床後又對著電視打盹,泡一杯老人茶卻常常把自己燙到,甚至有的時候熱水壺汽笛聲吵到鄰居來投訴,自己也聽不到,一個人的飯怎麼煮都多 .....
恩友 2023年 2月報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
恩友 2019年 10月報 恩友 2019年 10月報 「需要幫助…急需嬰兒奶粉…」阿如的求助電話,是我們第一次接到阿如的電話! 阿如獨自扶養三名子女,分別是13歲、10歲、9個月大,另有身障且高血壓的母親同住,全家的經濟負擔全落在這個單親媽媽身上。
恩友 2020年 10月報 恩友 2020年 10月報 一位長期來恩友中心用餐,無固定居所的弱勢朋友,在長期的關懷、引導、鼓勵下,慢慢地從領「飯」改為領「米」,如今,固定每週參加主日聚會,令我們感到無比欣慰……

媒體報導

【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】基督教恩友中心將在立法院旁席開200桌,宴請貧困族群一同尾牙辦桌,並呼籲政府重視台灣貧困問題。恩友中心創辦人李政隆表示,明年1月 24日恩友中心將在青島東路旁,以公民集會的方式申請路權,共需2百萬元,席開2百桌 ........
夜幕低垂,華燈初上聖誕節前夕的十二月21日傍晚,冷氣團挾帶的寒風細雨籠罩著台北街頭。打扮入時的年輕都會男女,提著從百貨公司買來的大包小包的「聖誕禮物」,準備開PARTY「狂歡」。但有著另一群年輕人,因著師大教授「小謀老師」謝智謀透過 FACEBOOK(臉書)的連結,到台北恩友中心「陪街友過聖誕節」 .......
記者翁聿煌/專題報導 恩友中心九年來照顧的民眾超過三萬餘人,其中大台北地區各恩友中心每天的午、晚餐,都來自連鎖免稅商店昇恒昌企業的長期贊助,持續六年從未間斷,每天由昇恒昌中央餐廚多煮額外份量的菜餚,並派車載運至恩友中心,減輕恩友中心很大的供餐負擔,若無昇恆昌企業的無私奉獻 .......
【陳韋鑑╱彰化報導】在感恩節,許多教會將感恩化為行動,把上帝的愛化為對人的關懷!11月 24日蘭大衛紀念教會信徒走出教堂,和基督教恩友中心一同關心街友,為他們準備衣物過冬,幫忙理髮,還請他們吃辦桌,分享上主的慈愛,建立人的尊嚴。這場席開 13桌的「基督教恩友愛宴聯歡活動」 .......
【邱國榮台北報導】3月31日復活節,基督教恩友中心當天下午聯合中興長老教會、永約教會、國際教會和基督學院,以「盼望節」名義在台北火車站後方的華陰街封街辦桌,為街友舉辦愛宴,並發放紅包及物資等。創設恩友中心的李政隆執牧指出,耶穌復活帶給世人盼望 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