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集

從小時候求學到一路成長,幾乎都是一帆風順,未曾經歷過重大的波折。然而退伍之後因作生意生敗。經濟的壓力加上家庭的紛擾,導致染上酗酒的習慣。

他只有十五歲,國中三年級的學生.卻已經是這個家的戶長了。 父親在三年前去世,母親是外籍新娘。 住在佳里恩友中心附近的越籍單親媽媽家裡。十五歲的男孩提早長大,成了這一家的戶長。 每次去送愛心物資,總覺得他只是個孩子,卻這麼快就得肩負起一家之長的重擔 ......
我自小就很想跟街友互動、了解街友的生活情況,但是礙於舊觀念與環境的阻擋。常常聽到其他人對街友的負面評價,因為我一無所知、就算抱持懷疑也不能替他們說些什麼,也沒想過會有機會能去了解。直到朋友告訴我這項活動後,我並沒有多想就立即答應了,於是便踏上了恩友小組關懷之旅。......
今天又是我的恩友半日遊了。今天真的超級開心的喔!因為阿公主動跟我打招呼了。與其他人真的真的變熟了。好開心阿,我終於,融入他們了!他們對我敞開心了。我們今天大家學習彼此禱告, 為著當中想找工作的,當中身體不適的,家人身體不好的。......
他總是依靠著輪椅在台南佳里區某個大賣場周圍獨活著。 我們的同工從善心朋友的口中知道了他,也找到了他。 小兒麻痺的他,就在這大賣場附近生活了好幾年。有些善良的人們偶爾提供他一些金錢或者吃食.或者撿些瓶瓶罐罐,紙板換錢 ......

恩友月刊

恩友 2020年 7月報 恩友 2020年 7月報 獨居的吳媽媽每一天來聚會、用餐,和我們無所不談,也享受家庭般的熱鬧… 平日不擅表達情感的吳媽媽,帶著滿臉笑容及振興券走進來,「這是要給恩友中心的!」短短一句話,道出了吳媽媽心中最大的感謝!
恩友 2020年 9月報 恩友 2020年 9月報 志工松哥和松嫂是四年半前「認識耶穌班」最早一批受洗的弟兄姊妹。原來夫妻兩一身病痛,當時,罹患多處癌症的松哥還需要松嫂攙扶他才有辦法走到教會…信耶穌後,松哥的身體愈來愈健壯,不但行動自如,還能搬起30公斤的米包!
恩友月刊 2014年 4月號 恩友月刊 2014年 4月號 去年(2013)六月,行政院不經立法院同意,私下授權海基會與海協會簽定「兩岸經濟服務貿易協議」,這個被視為政黑箱協議引起人民疑懼,在野黨雖有意見,礙於朝大野小無法置喙,於是採取拖延,以逐條審查,逐項表決的朝野協議,同意延至今年三月由委員會付委 ......
恩友月刊 2010年 12月( 恩友中心 窮人的希望 ) 恩友月刊 2010年 12月 恩友中心以「福音為主,從事行善」為宗旨,在各地成立教會。深知欲解決台灣貧窮問題,決非一間教會或短期救濟能奏效。故各地設立恩友中心,形成「點、線、面」的整體福音和救濟目標。 所謂「點」,就是在各個重要都市設立至少一間教會,教會不僅從事福音,也從事貧窮救濟及技能訓練,輔導窮人重新站立 ........

媒體報導

◎記者翁聿煌/專題報導/ 卅五歲的阿國(化名),從台南來台北求職不順遂,三個禮拜前,他花完身上所有的錢,餓到頭昏眼花,一度絕望到想要尋短見,有人介紹他到後火車站華陰街的基督教恩友中心求助,中心人員好言安慰、供他吃住,介紹他先擔任短期清潔工,阿國的心終於安定下來 ......
Homeless people in Taipei line up outside the Grace Home Church for free food in this photo from February (AFP Photo/Sam Yeh) 無家可歸的人正在台北恩友中心領取免費食物(法新社報導) 法國《解放報》日前刊出一則指出台灣貧富差距日益增大、生活愈發困難的報導。
60歲永康恩友中心廚師同工「美麗」屢次遇人不淑,先遇到嗜賭前夫,又被男友騙光積蓄,被迫以超商為家。1年半前,她來到永康恩友中心,終於決心擺脫孽緣,將獨愛化眾愛,用巧手填飽大家的胃,並跟著其他姐妹一起笑、一起哭,重啟美麗人生。 美麗出生不久就被送養給親戚 ........
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/在新莊恩友中心5日晚間發生被所收容的何姓街友砍傷,一度命危的傳道人倪振義,經由醫療團隊多日搶救後,現在生命跡象已經穩定,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。恩友中心李政隆執牧受訪時表示,倪振義傳道目前家中還有一位82歲的老母親要奉養 .......
台南唯一短期安置女性街友的基督教永康恩友中心空間不足,4位住民目前分別暫居3樓物資儲藏處與1樓客廳,生活較不便。恩友中心擬募款3萬元施作隔間,新增6個床位,給女性街友較舒適、有隱私的空間。捐款可洽永康恩友中心-(06)2013530。 專門安置女性街友的永康恩友中心 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