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集

今天中午午休時,電話鈴聲響起了,接了起來,電話的那頭傳來了陌生男子的聲音:「是台中恩友中心嗎?,請問你們還有嬰兒奶粉嗎?我在網路上看到台中恩友在募奶粉,想請問不知道還有沒有奶粉,我一個剛滿月的小孩....」,只聽見電話那頭,傳來了一個大男人涰泣的聲音。......
2011年,恩友中心在台南成立東豐路教會後,黑仔接觸恩友,被培訓成同工。他在教會裡幫忙煮三餐,服務從四面八方而來的街友同伴。黑仔曾說,能看到弟兄們平平安安地來用餐果腹,平平安安地離去,是最開心的事。每次餐畢,他總先在門口送走其他弟兄後,再一人默默到洗手台殷勤清洗鍋碗瓢盆。.......
這是一個窮人幫助窮人的溫馨故事,希望大家不要用太沉重的心情來看這段文章。圖中的阿伯我們都叫他達伯,原本在工地打零工維生,雖然賺的不多,但是自給自足尚可無虞。不過天有不測風雲,某天晚上他突然中風了。......
他彷彿走在一條不易走的義路上,雖然辛苦,卻始終如一的每天走著,我們曾經告訴他,走路不方便,我們可以每天送便當到他家給他吃,他卻搖搖頭拒絕了。他吃力的回答著:「我想要每天來教會這裡,和大家一起唱詩歌,一起讀聖經,和大家一起禱告,我想要每天來這裡,因為這裡有人跟我說話....」......
他們父子是恩友中心在七股地區的關懷戶。 當初嫁出去的女兒打電話來求援,問我們可不可以替他的父親跟弟弟在教會附近找個便宜一點的房子,她要租給他們住,讓他們過來用餐也比較方便。 房子不好找,所以我們告訴女兒,一天兩餐可以幫他們送便當去 ......

恩友月刊

恩友 2023年 2月報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
2016年 5月報 住中寮鄉的張阿順阿公,全家共有 14 人,以種香蕉維生 住中寮鄉的張阿順阿公,全家共有 14 人,以種香蕉維生,卻在 921 地震失去至親的妻子、小兒子和孫女...大兒子也在震災中頭部重創,長期倚賴輪椅...家中還有外籍媳婦、六個孫子,生活重擔全落在阿公身上
恩友 2020年 7月報 恩友 2020年 7月報 獨居的吳媽媽每一天來聚會、用餐,和我們無所不談,也享受家庭般的熱鬧… 平日不擅表達情感的吳媽媽,帶著滿臉笑容及振興券走進來,「這是要給恩友中心的!」短短一句話,道出了吳媽媽心中最大的感謝!
恩友 2022年 5月報 謙卑的人看見了就喜樂;尋求上帝的人,願你們的心甦醒。 恩友中心的事工,生老病死。為何這麼說呢?感謝神,身為第一線的同工,可以經歷到各式各樣、神親自恩賜的祝福。而在當中,「死亡」的服事,更是讓我有非常深刻體會。⁡
恩友 2021年 8月報 恩友 2021年 8月報 感謝主耶穌的恩惠憐憫,阿凱因替家人作保,以致扛了數百萬的債務,失業也失去家人的他,向沙鹿恩友教會求助,同工馬上到府探望關懷他,阿凱也願意接受主耶穌成為他的救主,並於主日在志工見證下,受洗成為主的兒子!

媒體報導

長期關心街友與貧寒家庭,在全台建立十多間基督教恩友中心的第一任執行牧師李政隆,近

〔記者邱紹雯/台北報導〕經濟不景氣、失業人口遽增,台北恩友中心陸續出現失業家庭攜家帶眷免費領餐情景,甚至有阿嬤帶孫、一家五口前來排隊,過去社福機構的免費領餐人口以街友為主,如今有三分之一轉變為鄰近社區的貧窮戶,恩友中心今年復活節將發起「希望辦桌」 ......
劉奇峯原在台中經營塑膠底盤射出生意,曾經愛運動鞋成癡,家裡珍藏近二百雙運動鞋,38歲那年,他將印鑑、權狀交給一起長大的好友兼工廠幹部代管,到大陸談生意,兩個月後返台,發現好友私將廠房過戶到自己名下。妻子不諒解求去,他離開傷心地開始流浪。 想東山再起,隨年齡增長,體力下滑,連臨時工都找不到 ......
【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】信主前,李政隆是參與多間國內廟宇設計與規劃的知名建築師。為了宣揚佛法,他還曾創辦〈佛教文化雜誌〉,後來更應證嚴法師之邀,擔任慈濟功德會推動小組的核心幹部,興建慈濟醫院及推動弘法利生志業;信主後,李政隆看到長期被社會所忽略的街友及弱勢貧寒者的需要,陸續在全台成立了恩友中心 ......
「我實際年齡六十九歲,以前的我總認為錢不是錢,要就有了;死過一回來到恩友中心,四年半間,看到這麼多被社會遺棄的人仍被真心接納,我也在此重生;今年的我四歲半。」──郭清河 六十九歲的郭清河曾是四、五十年代台灣最大合板木業林商號家族的女婿 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