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信仰篇】論悔改的心

我們知道每個人都需要信仰。
即使是有些人因為年輕身體健壯,又有好學識,就以為世上除了自己以外,就沒有什麼困難;
可以不信這個、不信那個,有人甚至怕被人批評為迷信,也自稱是無神論者。

但,人總會老也會病,且難免有煩惱,等這些事臨到自身時,才發現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,很多世上奧妙的事,實在不是自己能理解的。即使是家財萬貫,也是對生老病死莫可奈何。

人往往健壯時拼命享受,為了享受拼命賺錢,也不管所賺的錢是否不義之財,就是一味地拼命賺;
甚至有錢就自以為是,等到老了才發現不能享受;
等病了才發現人生,就如傳道書一章 2節所述:「傳道者說,虛空的虛空,凡事都是虛空。」
當面對自己的老、病、煩惱,而無所作為時,才發現一生中,過去所努力的盡都無益。
反而在病痛和年老的摧殘中,意識到未來的恐怖和無助。
這時,錢已不能有所作為,才開始了解信仰的需要。


可惜的是,這樣的人即使有信仰,也很容易回復過去,以為用錢可以買到信仰。
許多宗教很容易因為人有錢就被捧上天,「仁者長、仁者短」,使人以為只要有錢,在任何宗教裏,就會很有地位、很有份量,甚至因自己有錢就自以為「義」。
如此,全然忘記自己賺取不義之財的過去,以為在該宗教裏,因此可以成就未來的一切,包括成佛、成仙、成菩薩、甚至得「永生」,完全不必要有「悔改」的行為;
將人生最重要的信仰,完全建築在過去依靠的「金錢」上。

事實上,這現像在台灣可說是極普遍,不只其他宗教,當然也包括教會
然而,若看主  耶穌的教導並不如此,信仰基督最重要的,乃是要能悔改認罪
「悔改認罪」的道理,不只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,一再的到處規勸;
就是 主 耶穌開始傳道時,也是一再勸人要「悔改認罪」
馬太福音第四章第17節,主 耶穌就親口說:「天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。」

而如何悔改呢?
主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十九章中,就透過祂與稅吏的對話,教導如何悔改。
雖然稅吏撒該是個罪人,他只為羅馬人收稅,而成為大家眼中的罪人,但其實他是位謙卑的人,因他看見主  耶穌後馬上悔改。
而且,根據路加福音第十九章第8節,他敢站著對主  耶穌說:
「主啊,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。我若訛詐了誰,就還四倍。」
像這樣敢拿自己財富做為悔改代價的,其內心已有真正的悔改。
難怪主 耶穌要稱讚他說:
「今天救恩到了這家,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。
人子來,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。」


耶穌來到世上,就是要尋找像撒該這樣的罪人。
雖然自己有錢,卻不以財富為驕傲,反而隨時檢討自己:「我若訛詐了誰,就還他四倍。」
這才是真正悔改。
否則,縱使受洗成為基督徒,受洗前後都依然如故很有錢,除非你是位義人,也不需救濟窮人,否則「悔改」又有什麼意義。
因此,不要自以為很有錢、很有勢力,或許在其他宗教會因此受稱讚;但在教會卻不應如此。
耶穌在世時,法利賽人撒都該人中有錢的也很多,且在血緣上是真正亞伯拉罕的後裔,但馬太福音第三章 7-10節,施洗約翰卻對前來受洗的這些人,警告說:
「毒蛇的種類,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?
你們要結出果子來,與悔改的心相稱。
不要自己心裏說,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。
我告訴你們,上帝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,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,凡不結好果子的樹,就砍下來,丟在火裏。」


所以,如果盼望進入天國,就當以主 耶穌的心為心,要有真正悔改的心。

 

文╱恩友中心 李政隆 執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