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住在佳里市區,高樓與高樓中間的矮舊平房裡面。房子是租來的,原本是別人家廢棄的廳堂,房東還把門口騎樓租給別人做小吃生意。出入都得小心別碰到滾滾的油鍋。

作家說:我們閱讀書籍,然而我們也閱讀繪畫,閱讀雕刻,閱讀音樂,還有,閱讀人。

每次去探訪天賜的時候,總覺得自己好像在「讀一個人」。不只是看著他,認識他,也要深入理解與他相關的一切。

本以為只是阿嬤帶著孫女努力生活等待兒子出獄的,直到每個月的探訪,發覺阿嬤怎麼越來越瘦,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得了癌症。

堅強的阿嬤一直忍住淚水,直到小孫女跑出門口跟小朋友玩,眼淚方奪眶而出。

「弟兄,我是跟時間賽跑啊...」

那日的清晨,天氣並不冷,一對母子牽著手來到了永康恩友中心。

阿嬤已經八十七歲了,拄著拐杖,身體微微顫抖著,臉上儘是驚惶的神情。

他第一次來到台南恩友的時候,剛好我們在發放麵包。低著頭,怯生生的。一直問隔壁的人能夠多拿一些嗎?下一餐要吃的。

他說他好幾天才能夠吃到一餐食物,永遠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。

他是阿奇。
生活在台南火車站附近已有數年之久。
曾經有個關於他的淒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在這城市之間,甚至有報紙報導了這個故事。

阿姨的身體不是很好,去探訪她的時候,她幾乎無法久坐。

更生人的兒子出去工地做粗工了。她一直望著門外,等待著兒子放工。

「這孩子不是不肯做,就怕他領了錢又去喝酒,不回來...」阿姨輕聲說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