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/曹馥年、陳維鈞、謝梅芬、唐元元 新媒體部 呂紹齊 製作
圖/陳維鈞、
影音/陳維鈞
「沒有人天生愛流浪!」49歲劉奇峯十多年前被好友陷害,破產流落街頭。到恩友中心服務後,他提筆記錄街友的故事,兩年多記錄46個街頭人生,希望大家了解街友流浪的原因,給予尊重、扶持,協助街友重返社會。
傳奇人生 曾擁有一切最後全歸零
劉奇峯原在台中經營塑膠底盤射出生意,曾經愛運動鞋成癡,家裡珍藏近二百雙運動鞋,38歲那年,他將印鑑、權狀交給一起長大的好友兼工廠幹部代管,到大陸談生意,兩個月後返台,發現好友私將廠房過戶到自己名下。妻子不諒解求去,他離開傷心地開始流浪。
劉奇峯做業務存錢,想東山再起,隨年齡增長,體力下滑,連臨時工都找不到。錢花光後,睡在彰化文化中心前的草皮一年多,一位朋友請他到竹科當清潔 工,說好包吃住、薪水最後一次付清,工做完,朋友竟跑了,他沒拿到半毛錢。
曾對人性信任瓦解 轉念服務街友
最後在警察協助下來到彰化恩友中心,對人性信任瓦解的他誰都不相信。一日恩友中心負責人李政隆牧師到彰化恩友巡察,在他身旁坐下,拍拍他肩說:「你不該只是這樣。」一個月沒開口說話的劉奇峯,頓時淚流滿面。
劉奇峯留下為恩友服務,3年前到台南,為街友免費供餐、弱勢收容與濟貧。當他對外募款,許多人反應是「與其捐錢給街友,不如捐貧童營養午餐」。劉奇峯說,很多人認為街友好吃懶做,事實上,中年失業、兒女遺棄、殘疾、產業外移與大量引入外籍移工造成工作難尋等,都是造成他們飄泊的原因。流浪五年,走過街友人生的他,決定在臉書「台南恩友,窮人朋友」記錄街友故事,扭轉大眾印象。
街友背後的洋葱味
身高近200公分,體重百餘公斤的阿龍,願望是永遠沒有人理他。追蹤年餘,劉奇峯得知他先天性遲緩,從小被霸凌,父母去世後被兄嫂趕出家門,定居在東豐地下道。經陪伴、鼓勵年餘,阿龍恢復鬥志,在生活重建中心職訓班做手工,領到第一筆收入。
流浪近10年的街友「老鼠」,因僵直性脊椎炎找不到工作。老鼠自嘲自己好養,吃餿水桶上層的食物也不至吃壞肚子,「不小心」又活過一天,還總把「失禮、拍謝」掛在嘴邊,客氣到近乎卑微。一天他對劉奇峯說:「愈把自己看得低下,對人愈沒威脅性,愈容易活下去。」這是他從小被欺負到老領悟的生存哲學。
現在一雙舊球鞋 踏出滿滿關懷
透過臉書「文章有洋蔥,看完哭了!」網友回響熱烈。劉奇峯說,現在募捐較順利,也有民眾自發捐物資。也有曾受幫助、重返社會的街友默默回饋,不時在中心捐款箱塞進零鈔,幫忙改變下一位街友的人生。
現在的劉奇峯只有一雙舊球鞋,陪他走遍台南各大公園、地下道。「新的街友若半年內沒走出來,可能一輩子在街頭。」他說,恩友給街友一條路,希望他們靠自己站起來,就和當年的自己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