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集

【麗真】一個心臟動過刀,腦部受損造成失憶,且連空間感和方向感俱失的姐妹。一場車禍讓她的手無法施力,連吃飯都無法拿筷子,只能用湯匙用餐的人。 高血壓和心臓的問題也讓她的身體更加難以承受。社會局轉介她來時,她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 ........

一封遠道從雲林口湖鄉寄來的信,信中只有病例證明及低收入證明,不知對方用意,同工接到後二話不說先打電話去問候關心。

每次去社區打掃的時候,他因為身材壯碩,都穿不下教會的小背心。總留下特別醒目的身影。 他們喚他富山。 那一日傍晚,他大量內出血,幹事陪同醫院急診,深夜傳來病危的訊息,社工趕去處理,直到凌晨四點多,宣告不治。 社工跟行政助理哭紅了眼。 哭,因為富山真的是個和善的好人,即使胃病的嚴重 ........
感謝 Firemakers 團隊及大鵬傳道在 9/13日來到台北恩友中心服事。以下文章及照片轉載自 Firemakers 粉絲專頁。再次感謝各位志工朋友的關心及服事、記錄~
第一次從書上看到這個字眼:「顫抖的貧窮」(quivering poverty),我一直覺得疑惑覺得顫抖這一詞似乎有點誇張跟多餘。 著到遇見阿興伯,我才逐漸體會到這句形容詞裡面包含著的辛酸與淚水。 阿興伯是社會局轉介到中華恩友中心的個案 .......

恩友月刊

恩友 2023年 7月報 恩友 2023年 7月報 37歲的阿文姊妹九年前成為單親媽媽,平日阿文姊妹在加工廠工作維持家計,她與孩子們住在名間鄉萬丹村山上,雨後的山路處處積水,一片泥寧
恩友 2023年 2月報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 阿揚姊妹住在信義偏鄉地利山村,家境不優裕的她拉拔大三個孩子,現在為了分擔孩子養家的辛勞,也幫忙帶孫子,讓孩子無後顧之憂…
恩友月刊 2013年 8月號 恩友月刊 2013年 8月號 載著「愛」的公車跑 台灣社會經濟滑落,許多人為生計所苦,所得不足養家,使得有些人患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精神分裂症; 若知道可以到恩友中心避難,或多或少會得到幫助。 曾有專家來參觀,就說恩友中心如同精神病收容所,但他們都沒有病識感,每天還是拚命看報紙找工作,成為恩友中心特色 ......
恩友 2019年 9月報 恩友 2019年 9月報 李伯伯,八十歲,獨居,借住朋友的房子,曾因口腔癌開刀,左臉頰留下一個窩洞,牙床也削掉,只能吃喝軟爛的食物… 李伯伯因眼睛視覺退化,無法看清屋況,更沒辦法定時清掃房子,斑駁污漬的電鍋外鍋裏,還剩一些粥狀物…狹小的屋子,處處留下歲月的痕跡,電熱器也壞掉,每天李伯伯只能洗冷水澡。
恩友 2019年 1月報 恩友 2019年 1月報 到陸伯伯家探訪關懷時,只見到手腳不停顫抖的陸媽媽在家中巷外等著我們…原來陸伯伯正在榮總醫院接受治療… 出生於民國9年,退役軍人陸伯伯在年輕時存了點錢買個簡陋平房,這是間老舊的房屋,需要鐵皮撐著才不至於漏水,牆上還佈滿許多壁癌…

媒體報導

【記者蘇福男/高雄報導】 社會上有一群人因沒錢而「生不起病」,基督教恩友中心聯合全國醫院、診所,成立義診聯盟,並發送「恩友卡」給貧寒無健保卡的民眾,協助他們免費看病就醫,對於他們來說,「恩友卡」相當於「保命卡」......
【邱國榮台北報導】3月31日復活節,基督教恩友中心當天下午聯合中興長老教會、永約教會、國際教會和基督學院,以「盼望節」名義在台北火車站後方的華陰街封街辦桌,為街友舉辦愛宴,並發放紅包及物資等。創設恩友中心的李政隆執牧指出,耶穌復活帶給世人盼望 ......
【記者╱梁敬彥╱何毓芬╱台北、彰化報導╱2013-12-08】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,但基督教恩友中心卻「暖意」十足。 11月 30日及 12月 3日,彰化及台北恩友中心分別舉辦愛宴聯歡聚會,陪伴超過百名街友提前過聖誕佳節。 台北場的活動,是由台北恩友中心與基督徒救世會合辦 ......
【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】醒報、恩友結盟,關懷貧弱「逗陣行」。台北恩友中心26日充滿平安喜樂,秉持公益精神的台灣醒報也加入公益的行列,提供全台28個恩友中心零售與訂閱醒報的機會,零售所得捐贈恩友中心。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表示,醒報與恩友有如火災中彼此幫助的「瘸子」與「盲人」,相濡以沫。.......
台南唯一短期安置女性街友的基督教永康恩友中心空間不足,4位住民目前分別暫居3樓物資儲藏處與1樓客廳,生活較不便。恩友中心擬募款3萬元施作隔間,新增6個床位,給女性街友較舒適、有隱私的空間。捐款可洽永康恩友中心-(06)2013530。 專門安置女性街友的永康恩友中心 .......